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栏目分类
18163665122
03-04
2024
浏览量:9
2024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一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暨“两高”关于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陈鸿翔,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曹红虹,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陈士渠,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陈学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姬忠彪主持。
2024-03-04 9次浏览03-01
2024
浏览量:16
裁判摘要】 一、被告人主观上具有报复和从中获利的目的,客观上通过在网络交易平台恶意大量购买他人商品或服务,导致相关单位被网络交易平台认定为虚假交易进而被采取商品搜索降权的管控措施,造成相关单位遭受损失10万元以上,其行为应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定罪处罚。 二、网络交易平台的搜索排序属于互联网经济的运营方式,应认定为生产要素。在刑法解释上,可以比照实体经济的信誉、商誉予以解释。反向炒信既损害了对方的
2024-03-01 16次浏览02-29
2024
浏览量:20
【裁判摘要】滥伐林木类案件中,被告人认罪认罚积极缴纳补植复绿保证金,并承诺按受损林木倍数补种树木用于生态修复的,可对其从轻处罚。
2024-02-29 20次浏览02-28
2024
浏览量:10
2024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官网公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高检近日印发《“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决定自2024年2月至12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2024-02-28 10次浏览02-27
2024
浏览量:21
2024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典型案例,该批案例涉及的罪名包括涉网络的诈骗罪、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偷越国境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侮辱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涉及肖像、名誉、荣誉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传播虚假信息行政公益诉讼,体现出民行刑并进治理网络违
2024-02-27 21次浏览02-26
2024
浏览量:9
2024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该批案例共9个案例,包括6起刑事案件、1起民事抗诉、1起行政监督、1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2024-02-26 9次浏览02-23
2024
浏览量:9
2024年2月7日,最高法通过官网发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释放了依法从严惩处的强烈信号。
2024-02-23 9次浏览02-22
2024
浏览量:27
2023年12月27日,最高法通过官网发布依法惩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刑事案例,为审判民事诉讼、执行案件中虚假诉讼犯罪行为提供指导。
2024-02-22 27次浏览02-21
2024
浏览量:80
裁判观点:关于诉前保全工作,检察机关应当根据涉案财产情况采取保全措施,在提起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时应列明申请没收的财产所在及查封、扣押、冻结情况。关于“逃匿”或“死亡”启动事由的抉择,外逃型和死亡型两类没收违法所得事由,因依据的法律条款不同、相应的证据审查内容不同、相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同,在启动时应当做准确区分。关于公告,公告是违法所得没收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法院发布公告除了应当载明《刑事诉讼法解释
2024-02-21 80次浏览02-20
2024
浏览量:12
【裁判摘要】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非法移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主观故意,可结合野生植物是否具有可普遍识别的外观特征、被告人是否具有林木行业工作经验、自然保护区是否设置特殊的林木保护设施等因素予以确定。
2024-02-20 12次浏览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