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栏目分类

咨询热线

18163665122

死刑复核案件刑事审判参考观点集成(一)



1.【刑事审判参考】【第367号】张玉梅等贩卖毒品案——在毒品犯罪死刑复核案件中,对于毒品大量掺假的情况,在量刑时是否应该考虑?

裁判观点:
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不分具体情况,机械地执行这一规定,就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有失刑罚的公正。
根据《关于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不管毒品含量是否属于极少,行为人在掺假之后毒品的数量才达到判处死刑的标准的,对被告人一般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2.【刑事审判参考】【第816号】范永红、韩亚飞等抢劫、盗窃枪支案——庭审后或者复核审阶段发现庭审质证的证据存在问题的,应如何处理?

裁判观点:
需要根据该证据证明的对象以及问题的性质作出相应的处理:
非关键定罪量刑证据,对于该证据存在的问题无须恢复法庭调查或者发回重审。系关键定罪量刑证据,但问题仅属技术性的,经补正后,可以征求对方当事人的意见,无须恢复法庭调查或者发回重审。
系关键定罪证据或者系不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且证据存在的问题是实质性的,且足以影响到该证据的证明价值,则需要区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证据存在的错误无法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如目击证人的辨认结论存在错误,则应当恢复法庭调查或者发回重审,对该证据的证据价值重新作出判断。如在案其他证据能够证实该证据存在的错误,但该错误可以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可以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如果双方对此表示认可,就无须恢复法庭调查或者发回重审;如果有一方对此有异议,要求开庭进行调查的,法院应当开庭或者发回重审。
系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且证据存在的问题是实质性的,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因案件处理绪果对被告人有利,因此,可以告知对方当事人补正结果,直接采信相关证据,无须恢复法庭调查或者发回重审。

3.【刑事审判参考】【第1024号】李万华故意杀人、盗窃案——对无法排除其他人作案可能的案件能否核准死刑?

裁判观点:
在死刑复核过程中发现新的证据,无法排除第三人作案可能,且全案主要依靠言词证据定案,没有有力的客观性证据的,应当认定证据无法达到死刑案件的标准,不予核准死刑。

4.【刑事审判参考】【第1160号】牛子贤等绑架案——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标准,最高法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应如何依法处理?

裁判观点:
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同时具备“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非法控制特征”四个法定特征,对于指控证据尚未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不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标准的,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对被告人依法定罪处刑,不能勉强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对于报送核准死刑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的,宜以一、二审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二审法院重新审判。

5.【刑事审判参考】【第1240号】张士禄故意杀人案——对于依法可以不核准死刑但被害方强烈要求核准死刑的案件如何裁判?

裁判观点:
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被害方在案件前因上负有一定责任的,在量刑时应酌情从宽处罚。
对被告人亲属协助司法机关抓获被告人,虽不构成自首,但在量刑时应予充分考虑。
对依法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妥善处理被害方要求严惩的意愿与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政策之间的关系,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只要是依法可不立即执行的,就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6.【刑事审判参考】【第1262号】王春红、徐满等抢劫案——死刑复核程序中发现二审法院剥夺被告人上诉权的,如何处理?

裁判观点:
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口头提出上诉的,应视为有效上诉。被告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的上诉,均属于有效上诉表示,应当受到刑事诉讼法的严格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是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诉讼权利,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借口予以剥夺。
死刑上诉案件未开庭审理的,属于依法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未开庭审理的情形,原则上应认定此种做法“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属于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应依法发回重审。

具体案例:

  1. 【刑事审判参考】【第367号】张玉梅等贩卖毒品案——在毒品犯罪死刑复核案件中,对于毒品大量掺假的情况,在量刑时是否应该考虑?

  2. 【刑事审判参考】【第816号】范永红、韩亚飞等抢劫、盗窃枪支案——庭审后或者复核审阶段发现庭审质证的证据存在问题的,应如何处理?    

  3. 【刑事审判参考】【第1024号】李万华故意杀人、盗窃案——对无法排除其他人作案可能的案件能否核准死刑?    

  4. 【刑事审判参考】【第1160号】牛子贤等绑架案——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标准,最高法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应如何依法处理?    

  5. 【刑事审判参考】【第1240号】张士禄故意杀人案——对于依法可以不核准死刑但被害方强烈要求核准死刑的案件如何裁判?

  6. 【刑事审判参考】【第1262号】王春红、徐满等抢劫案——死刑复核程序中发现二审法院剥夺被告人上诉权的,如何处理?

 



上一篇: 【刑事审判参考】【第1427号】张永明等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没有法定司法鉴定机构可鉴定的情况下,专家意见可否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下一篇: 【刑事审判参考】【第1458号】李瑞华盗窃案——如何审查被告方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及被害人对涉案物品的指认
温馨提示: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
密码错误, 请重新输入!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