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栏目分类
18163665122
04-24
2025
浏览量:0
04-24
2025
浏览量:0
裁判要旨: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毒品犯罪分子,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适用该罪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包庇行为。如上所述,窝藏和包庇行为有明确的区分标准。(2)被包庇对象必须是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该罪名仅适用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并非所有的毒品犯罪分子,如被包庇对象犯的是非法持有毒品罪时就不可适用。(3
2025-04-24 0次浏览04-14
2025
浏览量:3
裁判要旨:因危害人体健康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的物质,属于刑法第144条规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过程中非法添加上述物质的,依法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025-04-14 3次浏览04-11
2025
浏览量:3
裁判要旨:对犯同种数罪的被告人分案处理,先后分别判处缓刑和实刑,且后判宣告时缓刑考验期尚未届满的,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后宣告的判决,参照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的精神,撤销缓刑,予以并罚。
2025-04-11 3次浏览04-11
2025
浏览量:3
裁判要旨:二审期间,发现原审被告人在原审法院宣判前取保候审期间又在异地犯新罪,原审被告人对两地法院均隐瞒前罪和新罪事实,导致原审法院未考量新罪因素仅以前罪对其判处缓刑,异地法院未考量前罪因素仅以新罪对其判处缓刑。在新罪判决已生效并进入缓刑执行程序,前罪判决因检察机关抗诉进入二审程序的情形下,审理前罪的二审法院应认定二审期间出现了影响原审被告人量刑的新证据,原判量刑事实不清,予以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025-04-11 3次浏览04-11
2025
浏览量:2
裁判要旨:对于在前罪缓刑考验期间内实施新罪预备行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实施实行行为的,在决定是否撤销前罪缓刑,进行数罪并罚时应当重点审查新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是否属于一个完整的犯罪过程。对于行为人在前罪缓刑考验期内所实施的新罪预备行为与前罪缓刑考验期满后所实施的新罪实行行为之间时间跨度过长的,不宜认定为一个完整犯罪过程,依法不予撤销前罪缓刑与新罪数罪并罚。
2025-04-11 2次浏览04-11
2025
浏览量:1
04-07
2025
浏览量:3
裁判要旨:1.向无真实借款目的的管理服务对象放贷资金并收取高额利息,且在放贷前后为借款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属于放贷型受贿。2.对重大立功中“全省范围内有较大影响”这一条件需审慎把握,综合考量被检举揭发案件的事实、情节、社会影响等因素,若案件无重大特殊情形时不宜认定为重大立功。3.检举人揭发下属职务犯罪可认定其具有立功情节,但作为一地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党风廉政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故对其从宽幅度应区
2025-04-07 3次浏览04-07
2025
浏览量:5
裁判要旨:对犯同种数罪的被告人分案处理,先后分别判处缓刑和实刑,且后判宣告时缓刑考验期尚未届满的,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后宣告的判决,参照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的精神,撤销缓刑,予以并罚。
2025-04-07 5次浏览03-24
2025
浏览量:5
对于因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被告人犯罪手段残忍,且系累犯,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被告人亲属主动协助公安机关将其抓捕归案,并积极赔偿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节,从尽量化解社会矛盾角度考虑,可以依法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决定限制减刑。
2025-03-24 5次浏览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