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
栏目分类
18163665122
08-24
2023
浏览量:8
2023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本次案例的发布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精准规范办好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高质效发展。
2023-08-24 8次浏览
08-23
2023
浏览量:7
08-23
2023
浏览量:7
08-22
2023
浏览量:5
裁判观点:在对贩卖毒品上下家决定死刑适用时,犯罪的主动性和对促成交易所发挥的作用,是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其二,并非一律“杀上家不杀下家”,下家对促成交易起更大作用的,也可以考虑判处下家死刑。
2023-08-22 5次浏览
08-21
2023
浏览量:25
裁判观点:要从预谋、出资、分配利润、购买和出售毒品等多个角度准确区分各被告人在毒品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在毒品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大的主犯因具有法定从宽情节而未判处死刑的,对其他罪责相对较小的主犯不应“升格”判处死刑。
2023-08-21 25次浏览
08-18
2023
浏览量:16
裁判观点:认定贩卖毒品罪的既遂,宜采取“进入实质交易环节”的标准,对于实践中典型的犯罪未遂,如买方尚未达到交易地点,或者买到的是假毒品等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审判中对“进入实质交易环节”的把握也不能太宽,以免把一些本应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情形作为既遂处理,失之过严。
2023-08-18 16次浏览
08-17
2023
浏览量:18
裁判观点: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需根据事实、证据区分“贩卖”与“持有”,合理定性。本案中,认定成立“持有”的理由为:1.被告人赛黎华对涉案的美沙酮液体具有支配权,属于“持有”的形式。2.有证据表明被告人赛黎华并非将美沙酮液体用于贩卖,而是用于自用。
2023-08-17 18次浏览
08-16
2023
浏览量:66
裁判观点:容留他人吸毒罪中“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这里的“以牟利为目的”,指的是通过容留他人吸毒行为而获取场所费用或者管理费用等利益,而不是贩卖毒品所获取的利益。在容留他人吸毒的场所为吸毒者提供毒品并收取毒品费用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2023-08-16 66次浏览
08-15
2023
浏览量:48
裁判观点:狭义的毒品代购要求委托者需是吸毒者,且其购买毒品的目的仅为吸食;狭义的毒品代购一般要求代购者代购毒品是无偿的,只有在无偿且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代购者与托购者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或者运输毒品罪的共犯。
2023-08-15 48次浏览
08-14
2023
浏览量:15
2023年8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一批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专项监督典型案例,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有什么后果?这批典型案例有什么特点?国家层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于社会关注的相关问题,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和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3-08-14 15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