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

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栏目分类

服务热线

18163665122

最高检: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

06-25

2023

浏览量:16

最高检: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

2023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官网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典型案例》,本次发布典型案例共6起,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盗窃罪、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敲诈勒索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未成年隐私保护。

2023-06-25 16次浏览
【刑事审判参考】【第572号】寸跃先抢劫案——死刑案件如何切实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06-21

2023

浏览量:13

【刑事审判参考】【第572号】寸跃先抢劫案——死刑案件如何切实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裁判观点:死刑案件,必须确保定案证据的确实、充分,对证据裁判原则的严格贯彻尤为必要和突出。在侦查阶段,要及时、全面收集、固定案件证据,特别是客观性证据,防止取证工作上的疏漏导致对事实认定留下事后难以弥补的缺憾;在审判阶段,要严格依法对每一项证据进行庭审质证,准确认定每一证据的效力和证明力,避免因质证工作不到位而在事实认定上“带病”采信证据从而作出有“瑕疵”的裁判结论。

2023-06-21 13次浏览
“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二批):行政检察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06-20

2023

浏览量:7

“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二批):行政检察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2023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围绕“行政检察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主题,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二批)。

2023-06-20 7次浏览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

06-19

2023

浏览量:8

最高检:检察机关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

202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典型案例。有的案例涉及跨区域、大规模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涉案人员长期在禁渔河段大肆非法捕捞,甚至以冲撞执法船只等方式暴力抗法;有的案例涉及职业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捕捞人员与收购、运输、销售人员长期勾结,形成“一体化产业链”等。

2023-06-19 8次浏览
最高检、中国海警局印发《办理海上非法采砂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06-16

2023

浏览量:9

最高检、中国海警局印发《办理海上非法采砂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2023-06-16 9次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

06-16

2023

浏览量:3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

2023-06-16 3次浏览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

06-16

2023

浏览量:9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

2023-06-16 9次浏览
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06-14

2023

浏览量:8

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全文如下:

2023-06-14 8次浏览
【刑事审判参考】【第748号】自诉人桥本郁子诉被告人桥本浩重婚案——涉外重婚犯罪的管辖及域外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审核采信

06-13

2023

浏览量:37

【刑事审判参考】【第748号】自诉人桥本郁子诉被告人桥本浩重婚案——涉外重婚犯罪的管辖及域外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审核采信

裁判观点:重婚罪从犯罪形态上属于继续犯,重婚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但期间内可能会发生犯罪地的移动和变化,外籍被告人在中国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具有刑事管辖权。 《纪要》、《解答》和《意见》虽然只是人民法院的规范性文件,但对于审判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即公证认证仅是证明证据真实性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当事人质证等其他方式加以证明。

2023-06-13 37次浏览
【刑事审判参考】【第1367号】朱晓东故意杀人案——对有证据指向是预谋杀人但被告人否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

06-09

2023

浏览量:3

【刑事审判参考】【第1367号】朱晓东故意杀人案——对有证据指向是预谋杀人但被告人否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

裁判观点:通过综合审查案发前后被告人朱晓东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可以认定其系预谋杀人,具体分析如下:1.被告人朱晓东具有预谋杀人的动机。2.案发前购书情节。3.夫妻二人双双辞职情节。4.案发前购买冰柜情节。5.被告人朱晓东作案后的行为表现也不支持其系激情杀人。

2023-06-09 3次浏览
温馨提示: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
密码错误, 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