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181-6366-512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80号
栏目分类
18163665122
04-23
2023
浏览量:14
2023年4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官网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情况》。
2023-04-23 14次浏览
04-23
2023
浏览量:32
4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3件刑事案件和3件司法救助案件,分别是:段某某寻衅滋事附条件不起诉案、涂某盗窃附条件不起诉案、伊某某盗窃附条件不起诉案、困境儿童庞某保护救助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夏某某保护救助案、未成年被害人楚某保护救助案。
2023-04-23 32次浏览
04-23
2023
浏览量:12
04-19
2023
浏览量:31
裁判观点:对于未被当场查获的被告人“零口供”的危险驾驶案件,除通过审查判断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外,还应结合现有证据对被告人的无罪辩解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进一步加强内心确信。
2023-04-19 31次浏览
04-18
2023
浏览量:28
裁判理由:没有被告人或者操盘手的供述或证言,综合全案书证、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能够认定被告人实施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行为的,可以认定有罪。
2023-04-18 28次浏览
04-17
2023
浏览量:45
裁判观点:运用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应当重视证据分析和推理,本案中,利用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分析和推理为:第一,本案侦破经过自然、顺利,结合相关证人证言和交通事故认定结论,可以证实张文明实施了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第二,诸多证人证言证实,张文明案发当日驾车撞倒被害人后,肇事车辆发生故障无法启动,张文明未送被害人去医院救治,而是离开现场去修理肇事车辆。第三,现场勘查情况、尸体检验结论及法医意见和证人证言
2023-04-17 45次浏览
04-14
2023
浏览量:130
裁判观点:行政执法中收集的言词证据,只有经过侦查机关依法重新取证的才具有刑事证据资格,对于重新收集的此类言词证据,不能依照治安处罚法的规定程序提取,且需经庭审质证、查证属实方可作为刑事定案证据使用。
2023-04-14 130次浏览
04-13
2023
浏览量:35
裁判观点:对强奸、猥亵等性侵案件的言词证据审查,需兼顾证据正向的证实和反向的证伪。需要结合被害人自身特点,以及发案、破案过程,重点审查被害人陈述与被告人供述间的印证和矛盾处,并从间接证据寻找突破口,去伪求真,得出结论。本案通过重点审查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供述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其他证据的印证性,及其翻供的理由,并对间接证据进行推理判断,能够弥补证据的缺憾,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2023-04-13 35次浏览
04-12
2023
浏览量:195
裁判观点:猥亵幼儿案件应当重点审查:发、破案经过是否自然;被害人陈述的客观真实性;被告人翻供的原因是否合理,否认犯罪的理由是否充分或者有证据支持;间接证据对案件事实的印证作用。
2023-04-12 195次浏览
04-11
2023
浏览量:14
4月4日,最高检召开主题为“坚持依法能动履职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的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四十二批指导性案例。
2023-04-11 14次浏览